阿根廷的民族精神在阿根廷,高乔这个词是个响亮的称谓。阿根廷人无不为他们高乔祖先而感到骄傲,为自己是高乔的传人备觉荣光,正像中国人以龙的传人自居那样。在阿根廷重大民族节日和一年一度的全国农牧展上,总会看到穿着民族盛装、身跨高头大马的高乔骑士们列队鱼贯而过。他们外套传统的“蓬裘”披风,腰系镶满银饰的皮带,足蹬配有马刺的长靴,一副英俊潇洒的“南美牛仔”形象,令人眼前一亮。
高乔(Gaucho)一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到了阿根廷留学后才知道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当地印第安土著语言中流浪汉之意,另一种说法是土语中孤儿、弃子之意。当时,西班牙殖民者远征拉普拉塔河流域,广袤却荒芜的潘帕斯大地正待人开垦创业。一些被社会遗弃的白人,无地无业,浪迹四野,猎取野马野兽为生。他们与印第安土著妇女结合,生出混血后裔,代代繁衍生息,成为开垦荒原的重要苦力。
每个高乔汉子都能奔善骑,狩猎和搏斗功夫高强。在众多马帮自安第斯矿区向港口运送矿石的漫长路途上,他们承担着赶马人的重任。他们经常背井离乡,四海为家。严酷的流浪生涯养成了高乔人吃苦耐劳、桀骜不驯的鲜明性格,培养了他们崇尚自然、酷爱自由、勤劳勇敢和敢于为公平正义而抗争的独特精神。如今,高乔人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早已融入阿根廷人的骨血之中,甚至连驰名世界的阿根廷烤肉、红酒,乃至豪饮马黛茶的饮食习俗,无不彰显高乔人的遗风。在阿根廷人世代传承和发扬光大中,高乔精神已成为阿根廷民族精神的同位语,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同。
说到高乔人,就等于说到阿根廷人。叙事长诗《马丁·菲耶罗》要了解高乔人的历史,《马丁·菲耶罗》这部阿根廷著名的叙事长诗是必读之书。长诗分成《高乔人马丁·菲耶罗》和续篇《马丁·菲耶罗的归来》两部,由阿根廷著名诗人埃尔南德斯于1872年和1879年分别写成。它开创了拉美民族文学创作的先河,成为高乔精神的代表作广为后人传颂。
埃尔南德斯对高乔人的苦难生活十分了解,他按照民间独特的即兴说唱(即巴雅多尔)的本色形式,让主人公自叙自唱娓娓道来。诗文多为小段短句,简明生动,有腔有韵,琅琅上口。全诗共46章,7210行,叙述了高乔主人公马丁一家的悲惨经历,鞭挞了社会对高乔人的不公和世态炎凉,阐明了高乔人的为人之道和生活哲理,抒发了高乔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许。值得肯定的是,作品以一种去英雄化的手法,把一个有着理想和追求,却曾经屈辱求生犯下过失的高乔汉子有血有肉的形象,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使读者信偶像之可信,感主人公之亲切,赋予《马丁·菲耶罗》这部不朽巨著以更强的感召力和生命力。今天,高乔人原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早已变化,原来意义上的高乔人也不复存在。
阿根廷人将埃尔南德斯的忌日11月10日作为全国的“传统日”,体现了他们对高乔精神的民族认同。国花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拉普拉塔地区的印第安人不断奋起反抗。传说在一次战斗中,一位印第安部落酋长不幸阵亡,他的女儿阿娜依挺身而出,指挥战斗,与西班牙殖民者浴血死战,最后她也被俘。西班牙殖民者将阿娜依绑在一棵赛波树上,阿娜依在熊熊的大火中慷慨就义。此时,花期未到的树上突然盛开出满枝累串的、如火如血的红花。1942年,阿根廷通过一项法令,正式确定赛波花为阿根廷的国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