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上阿根廷烙印的烤肉文化
在阿根廷,烤肉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饮食习惯,而是远超越成为一种文化,相信许多在阿根廷留学的同学都深有体会。以下我们就来了解这项本土文化的演变过程。
在阿根廷饮食文化中,如果说马黛茶和馅饼(empanadas)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话,那么烤肉一定位在两者中间,处于绝对冠军的地位。从殖民地时代开始,这项饮食文化,已经经过无数次的改革与转变。这是由阿根廷Empresa大学两名研究员Agustina Vence Conti 和Martín Cuesta所做的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烤肉文化一直不断地在演变,它在殖民时期的意义也和现代有所差异。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以前的烤肉是以众人观礼的形式进行,在每个时期,它都含有不同的意义与象征。”
第一项资料就是asado这个词,随着时间的演变,这个字原先有切肉的意义。同样地,烤肉的工具也和parrilla这个词有关系。这项研究最主要的假设是,这个几乎可以成为国家象征的烤肉文化,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其中每个步骤或使用工具都有其深远的影响。
首先我们要注意到,整个社会文化的形成影响着这项饮食文化的演变。关于Parrilla烧烤工作(后期称为quincho),通常是由男性来负责,主要是控制烧烤的火侯。无疑的二十世纪时的厨房,应该是女性的天下,这个负责烧烤的地方,通常都位在房子外面(而且不位在厨房),它是一项男性的工作。研究员另外也注意到了,刀切的社会历史演变。在殖民地时代,通常只用牛肉并以大块的刀法处理。而内脏的部分,在殖民地时代是相当受到重视的,但是在十九世纪,这些内脏却以低廉的价格被贩卖,只有吃不起肉的贫穷人才消费的次级品。
羊肉,一直到了十九世纪中期才进入烤肉的行列,当时彭巴草原产的羊正盛行。
猪肉则是在二十世纪以乳猪的名义加入。到了二十世纪中期,因为外来的移民,烤肉的菜单上开始加入牛的内脏、血肠和香肠等,到了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烤肉的阵容出现了蔬菜和鸡肉。
关于牛的内脏,是因为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移民,才将之推广普遍化。直到二十世纪初期,阿根廷的肉贩在市面上并无贩售内脏,当时,屠宰场或者专门卖内脏的肉铺以低廉的价格售出。
阿根廷烤肉文化的兴盛
根据研究人员推测,在1920和1960年间,烤肉的文化几乎成为一种爱国的表现,很多移民的子弟或后代,藉由这样的活动来展现自己的阿根廷化。城市空间的改变,允许新的建筑物可以拥有后院,而来自内陆的移民开始往布宜诺四周发展,烤肉因此蔚为风气,土窑式的烤肉炉也开始流行。资料中的第四点,但不是最后一点指出,在1940年代,工资的普遍调涨,百姓越来越有经济能力可以购买肉类作为基本民生消费品。
根据研究人员的观察,在1960以及1990年间,烤肉开始成了周日家庭聚会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活动,或者当地人为了向来宾表示友好,建立友谊的一种文化表现。
如今,道地的阿根廷烤肉仪式中,已经少不了以下几项: 用来点火的Vermut苦艾酒(一千零一招,每个烤肉家都有他最好的方法),每个专家都有他独门的烤肉技巧,以及品尝者的味蕾。
无法否认的是,烤肉聚会已经成为阿根廷化的代名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