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不是“痛”并盲目着

首页    阿根廷人文    留学,不是“痛”并盲目着

  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入口处有一块石碑,上书“认识你自己” ……
    以前,千军万马浩浩荡荡挤上大学的“独木桥”,过了“独木桥”就是“一马平川”的就业路。现在,大学生就业市场已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一马平川”(大学)的尽头是“独木桥”(就业)”,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由于现在许多非外语专业毕业的学生也拥有比较扎实的外语功底,因此国内高校传统的纯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受到了更大的冲击;就业市场上,掌握“一门小语种+专业”的毕业生更是让用人单位可欲而不可求。
    阿根廷洛马斯德萨莫拉国立大学年轻的院领导奥斯卡帕斯卡尔认为:把握社会发展需求及国家支柱产业未来发展的走向,才能真正知道什么是优势专业。中国高校扩招以后设置的专业,受到教师,教材等条件的制约,欠缺社会适应性和综合竞争力:一个班级只有二、三个能写软件的,硬件设计能力更微乎其微;学机械设计的不会开机床,甚至没有见过模具和注塑机,根本谈不上设计;纷纷开设MBA,却培养出毕业后只会打字,写空洞的策划案的半废之才;无法真正实现对大学生的培养所要求的研究性,自主性,专业性和职业定向性。
    因此,洛马斯德萨莫拉国立大学对留学生项目具有更明确的目标:将预科阶段系统的西语基本技能训练和西语文化知识作为工具,以人文思想、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的教育为基础,注重对学生科学思想,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的专业教育。此类专业人才西语基本功底更深厚,适用经济领域更广。他们对中西文化的了解更深刻,具备系统的企业生产学和管理学知识和更强的与外国人交流的优势,就业道路更加宽广,变通能力更强。
    优秀生源,是各高等院校追求的永恒主题。我国高考的价值取向是精英人才,高考的功能定位是区分和选拔。因此基础教育不得不注重知识的存储及“应试”能力,忽略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小留学生,率先而为,绕开中国高考,另辟深造的蹊径;深圳大学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有86.6%的中学生希望出国学习。但中国孩子走留学的路,太需要融合力和自制力:由于国内与国外的教育模式不同,国内高分学生不一定就是外国的好学生,而在国内考分不是很理想的学生也不一定就是外国的差学生。但是,中国孩子曾经被老师家长看管惯了,猛一放开,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那些常发誓努力、却自控力很差的国内低分学生到了国外几乎很少不惹事生非。
    与西方学生相比,中国孩子身上缺乏一些重要的能力:比如缺乏吃苦耐劳能力、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缺乏积极动手能力、缺乏融入表情和表达能力、缺乏与人分享的能力、缺乏宽容和谅解能力、缺乏心理承受能力等等,这主要和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以及传统教育观念有关。所以,很多没有成功的小留学生,是国内和国外不同教育理念碰撞的受害者。小留学生之路,不是鲜花盛开的享受路,而是伴有荆棘的探索路。
    捷恒森阿根廷教育中心是洛马斯德萨莫拉国立大学留学生项目的指定提供服务单位,直接或间接提供教学以外的全部组织,管理和服务,包括:学业督导、思想教育、文书手续,证件证明的担保及办理、住宿、餐饮、交通、医疗及意外伤害保险、健身休闲活动,观光游览和探亲等等。教育中心针对国外的社会环境、文化差异以及高校的教育方式、方法与时间安排,帮助和指导小留学生纠正:1.学习动机扭曲 2.自学自理较差 3.沟通能力匮乏 4.意志品质薄弱 5.青春叛逆心理 6.诚信责任缺失 7.自我调适无能 8.缺乏有效监护,等等。从而完善留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自学意识,树立辨别判断能力,在走入社会前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高考也许曾经是一种遗憾,或者无奈;留学却是人生难得的历练,面对自己的人生,面对读书的年华,面对所有人的付出,洛马斯德萨莫拉国立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从实验班的第一天起就要认识新的起跑线,新的努力和新的自己,“痛”的历程因为有了周到、科学的保障,而绝不盲目。好似生活在非洲荒漠地带无比绚丽的依米花,没有庞大的根系采水,却能依靠唯一的主根深入地底,一点点积蓄养分,用四、五年的时间为开一朵花而努力。人生的道路有几十年,只要像依米花有同样勇往直前的岁月,用一生一定要灿烂的心情去坚持和努力,都会比现在更好!(作者:Teresa Du)

2016/5/4 15:06:00
浏览量:65